山水长卷:武当山下的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
发布时间:2012-12-24 13:31:00 浏览量:
(湖北日报记者 唐晓安)18日,走进武当山下的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,一幅山水长卷展现眼前:新区艺术中心似白鹭展翅,简约而不简单;太极剧院似巨型太极图;丽水街,街如名、景如画……
“才大半年没来,这里完全认不出来了!”一位十堰籍司机惊叹。
其实,这只是太极湖旅游区的首期工程。由武当山特区和太极湖集团等联手打造的该旅游区,总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,由新城区、旅游区和发展区三大分区、21个组团180多个项目构成,总投资逾200亿元。
环湖而行,众多巧用地势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正同步推进:《太极传奇》实景演出、武当功夫城、太极学院、太极传奇文化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已于今年9月启动。其中,总投资10亿元,融太极文化、武当功夫和美国好莱坞表现艺术的《太极传奇》大型山水实景演出,有望3年内在遇真宫抬升处上演。而在十堰生态滨江新区,投资超50亿元的国际高端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,也于上月28日开工。
大手笔的背后,项目进展如何?记者循着工地轰鸣的钻机声,翻过山头,来到蓝湾景区工地。山下,太极湖码头港池、驳岸已显雏形。
除太极湖码头,该景区还有客运中心、餐饮旅馆酒吧、环库区蓝湾大道等旅游配套项目。“从这儿乘船,顺流可抵达河南淅川,逆水可到十堰滨江新区。”远眺太极湖码头,正在钻眼的施工人员盛太锐自豪地说,将来这里要多美有多美!
站在山头,俯视岛湾,山坡的果树上,挂满无人采摘的柑橘让人纳闷。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工程总监尹娟介绍,这里柑橘甘甜,只可惜交通不便,采摘与运输不易,农户宁可外出打工而不愿采摘。“种一年柑橘,还不及到工地打工一个月挣的。”朴实的话语中,蕴含着“如何让库区资源变财富,如何实现移民移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的深层次考题。
仙山、秀水、汽车城,十堰山水文化资源富集;确保“一库清水永续北送”,则是十堰的重要使命。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刘锋对此把脉,提出以旅游业引领区域产业、文化、生态和民生四位一体协调发展,作为十堰库区发展方向。正是在这种理念下,“山水城联动,文旅农一体”的区域综合价值发展模式在太极湖畔起锚。
“山上建餐饮设施,会影响库区水质吗?”“不会让一滴污水入湖。”尹娟介绍,太极湖旅游区所有项目都配建有雨污分流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,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回灌山上,既改善山上墒情,绿化荒山,还通过自然过滤潜入地下,可改善库区水质。
据悉,为追求高起点高水准,过去四年,旅游区仅项目规划已耗资数亿元,并聘请全球逾千名专家为发展智库。
发展理念变化,山虽还是那座山,水虽还是那些水,但记者分明看到:山活了!水灵了!一幅风姿绰约的中国式“日内瓦湖”山水画卷正向世人徐徐展开!“随着一些项目陆续建成,预计明年,大武当地区接待游客人次将超过500万,2015年将超过1000万人次,年收入将超过100亿元,直接创造就业岗位逾2万个。”投资方对项目充满信心。
责编:邓宛如
活动花絮
联系我们
电话:13886829325
微信:13886829325
地址:武当山琼台中观后山老君宫处玄真洞天